全球經驗表明大灣區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巨大,聞名于世的硅谷就是在舊金山灣區的氛圍中催生出來的。如今硅谷已成為現代高新技術的云集之地,引領著全球高科技創新和發展的潮流。
但與全球四大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還有其與眾不同的獨特優勢。
首先是人才創新優勢。習近平在十九大上指出“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其實這正是中央在廣東成立大灣區的原因。研究數據表明,在發明專利,PTC專利和DWPI專利數量上,粵港澳大灣區都已超越了舊金山灣區。前者已成為全球創新的熱點灣區。從人才角度上講,舊金山灣區政策也不如我們,硅谷摩根山市原市長瑪麗蓮說,只有1/100的能留下,相比之下,粵港澳大灣區在世界100強的大學中就占了4所,超過了舊金山灣區的3所。而且,我們還在爭奪全球人才,謀求打造全球人才高地。
其次,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全球最具經濟活力的城市群,灣區11個城市各有鮮明的優勢。如,發達的金融和高端服務業,教育科研,高科技產業,先進的制造業基地,這是其他任何一個灣區不可比擬的。這些產業在一個大灣區里協同發展,最終落實在消費者所需要的產品制造業中,必將及大地推動經濟的發展。
請看被稱為硅谷高科技公司科技創新的“幕后英雄”,斯坦福國際研究創新領導中心執行總裁高樂德對粵港澳大灣區的評價,當下很多國家地區都在學習硅谷,但成功的不多,因為硅谷有其獨特的文化。他認為,其實,在粵港澳地區,廣、深、珠、港就有很多機會,包括知識、年輕人、資本和獨特的文化,這些要素可以讓中國原本強大的制造業走向創意創新之路,這恰恰指明了在困惑中的供給側的發展方向。
路在何方?路就在腳下!只是因為我們的企業都在辛苦地在商場上拼殺,因此無暇顧及大勢,這在淘汰速度越來越快的智能互聯網時代是很危險的。在這個時代,已經從細節決定成敗,徹底轉變為方向決定成敗的時代。因為在過去的工業化時代,同質化產品中細節好的勝出,但在今天價值取向各異的小眾化時代中,找對方向才能勝出!
中央所以將大灣區定在粵港澳,就是因為其獨特的優勢,全世界也看好這個大灣區,世界500強有297家落戶廣州便是最好的證明。其實他們還有一個根本目的就是看好我們的供給側——制造業,所有的高科技都是要落地的,況且我們還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場,因此我們的供給側必須融入到大灣區產業鏈中去,才能贏得機會!
文章轉載自陶瓷信息
本文作者:
張有卓教授
暨南大學管理學教授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營銷分會高級顧問